道德与法治
立足学科特点 坚持守正创新 强化素养导向 培育时代新人
观山湖区教培中心 高级教师 刘翔
贵阳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命制,彰显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落实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要求,探索学业质量标准向学业评价实践的转化,承前启后,守正创新,稳中求进。一
遵循新课标稳步推进中考改革
今年中考是新版课标实施后的首次考试,是贵阳市本轮中考改革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行闭卷考查以来,计入中考总分的第二年。本次考查内容以九年级教材内容为主,覆盖七、八、九年级教材以及禁毒、劳动教育等。试题符合新课标要求,从整体上把握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主题的结构性和关联性,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生真实生活中选择情境,进行正向思想引导。试题素材选用了《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北京冬奥会、“双减”政策等时政热点创设情境,适切设问,有益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整卷题型、题量跟去年保持一致,以选择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思考、判断与分析、实践与探究五种题型呈现。试题满分70分,容易题、较容易题、较难题的比例为7:2:1,难易适中,能体现考试的激励、评价、选拔、导向和教育功能。命题体现了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性质。本次试题设计,遵循新课标的要求,选材范围广,图文并茂,辩证统一,彰显课程理念和学科育人价值。二
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落实学业评价
新课标对学业质量进行了描述,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是指导评价与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本次考试通过创设典型情境,科学设问,正确处理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情境、任务之间的关系,有效探索了学业质量标准向学业评价实践的转化。例如:第四学段(7~9年级)学业质量描述中的这部分内容“知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具有初步的国际视野,了解主要的国际组织,阐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意义,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选择题第7题,通过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中国一直坚定扞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多次派出维和官兵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坚持“执戈为和平”的典型情境创设,考查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国际视野。判断与分析第35题,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分析“当今世界面临着重要挑战,中国倡导各国合力开创未来。”本题解答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基础知识,还要有梳理知识之间关联性的意识和能力,理清逻辑关系,有序组织答案。学生的能力差异将区分出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素养高下。三
强化素养导向促进“教学评”一致性
学业水平考试以考查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为目标。试卷注重考查学科基础性知识、能力和基本素养,根据学段特点进行评价,注重与高中的有效衔接。
本次考试选用新、近素材创设情境,力求考查学生在真实、复杂情境中运用学科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处理问题时的素养表现。例如:选择题第3题,围绕“宪法和法律是行为底线”,指引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法治观念。选择题第10题,给学生树立榜样,用14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接纳自己乐观坚强,直面困难自信自强的态度追求身心健康,锤炼健全人格。选择题第11题,捕捉疫情期间,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云托班”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爱与温暖的社会现象,在试题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加强道德修养。非连续性文本第33题,以两幅图片作为载体,围绕“双减”政策设问,关切社会生活中的“真问题”,回应社会热点,助力国家“双减”政策落实,引导师生教与学观念的转变,追求低负高效的教学。阅读与思考第34题,以“你可以永远相信女足!”“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短道速滑!”“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充满正能量的三则材料,层层递进,不断强化,用真实事例讲好“中国故事”,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四个自信”。学生的阅读过程、答题过程就是接受洗礼的过程,增强信心的过程,情感升华的过程,进而培育学生政治认同。可见,素养导向的学科教、学、评具有一致性。
本次试题体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导向与立意。试题设问具有开放性,不存在大量考查机械记忆的试题,学生不能仅仅依靠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点,而是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理解学科基本概念,架构知识体系,在夯实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担负关键课程使命培育时代新人
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担当道德与法治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内容有机融入考查内容,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例如:实践与探究第36题,围绕“青年之责任——青春之精神——青年之行动”这条主线,将时政热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和中华民族精神以及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巧妙串联起来。通过知识体系的图示建构,展现沟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宏大、立体的时代图景,创设试题情境,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置身其中,建立起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联系,多角度分析思考,选择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方案,既考查了学生的素养状况,又发挥了试题的育人功能。总之,作为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的第一次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在推进课程改革和贵阳市中考改革,协调新课程标准与现行教材,中考改革之间关系,探索学业质量标准落地过程中进行了有意义、有成效的探索。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的功能,必将对未来贵阳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评,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引领一线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关注学段衔接,助力落实“双减”,教学提质增效等方面积极实践。
历 史
落实核心素养 凸显必备知识
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 高级教师 谢振华
2022年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试题严格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体现课程目标的要求,准确考查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程度。试题继承了近年来贵阳市中考改革和命题的成果,充分发挥试题的激励、评价、选拔和导向功能。试题面向全体学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在注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的同时,突出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凸显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从试题难度来看,整体适宜,分值分布合理,学生容易入手,在问题的设置上兼顾各层次学生。试题的题型、题量和内容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
一
立德树人,注重价值导向
2022年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注重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启发学生历史的智慧。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追溯人类不同阶段的文明成果,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关注世界发展的责任感。典型试题如31题材料解析题,以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为主题,知道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考生回答《论持久战》发表的历史背景,并分析抗日战争为什么是一场持久战、第三问要求学生归纳人民解放战争终将取胜的主要因素,让考生从中感悟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从而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再如,试题32题材料解析,该题以“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要求学生列举地球面临哪些生态问题,并回答造成这些生态问题的历史根源。试题将德育教育隐含其中,让考生从中华先民对待自然环境的智慧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二
博学积累,立足基础考查
试题坚持考查主干基础知识,引导教学回归教材,重视教材结构。今年的试题以学生熟知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和历史现象为立足点,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注重史料运用、论从史出的历史认知方法,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视角切入,让历史照亮现实。如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了分封制、虎门销烟、开国大典、“一国两制”构想、古代埃及文明、科举制、洋务运动、亚历山大东征、巴黎公社等,都是学生熟悉度较高的主干基础知识和必备知识,充分体现了试题命制的基础性原则。
三
审问慎思,践行素养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试题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从多种渠道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具体理解、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如选择题第17题考查计算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选择题第22题考查学生史料的搜集和解读的能力。选择题第23题考查学生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的能力。第30题第二问,考生需根据材料二给出的图片和文字说出反映了契丹人哪一生活习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生活习俗的历史背景。学生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出历史认识。第32题第二问,考生根据表格内容,归纳西方社会自然观的变化,并归纳联合国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的努力。
四
明辨笃行,体现学科特点
试卷卷面图文并茂,试题情境设置和历史材料的选取上,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功能和教育功能,彰显历史学科的价值引领和人文情怀。如填空题每个题目创设的情境,官员选拔·社会治理、晚清危局·探索自救、不懈追求·粮食增产、地跨三洲·东西交汇、革命战歌·鼓舞斗争。第30题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主题、第31题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主题、第32题以“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学生阅读试题的过程也是德育教育的一种方式。总之,2022年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试题突出能力立意,减少机械记忆类试题,围绕历史学科的基础性、思想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展开,引领教学避免简单重复训练,减轻学生负担,体现了“双减”背景下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